原油方面:因地缘政治引发的需求担忧有所缓解,两市油价周五隔夜一同下跌,美油跌1.9%,布油跌1.87%。供应面来看,根据分析师的预期,
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沙特预计将再次确认将其100万桶/日的自愿石油产量延长到12月。俄罗斯能源部周五表示,预计11月石油和石油产品出口将比
5-6月的平均水平下降逾30万桶/日。
能源服务公司贝克休斯(Baker Hughes Co.)周五在其备受关注的报告中表示,美国能源公司本周削减石油和天然气钻机总数至2022年2月以来最低
水平。此外,据《国会山报》报道,美国众议院当天以342比69的票数通过了一项法案,旨在促进对伊朗石油贸易的实体实施惩罚。
下周,还需关注将于周三公布的EIA月度短期能源展望报告。
美元方面:周五隔夜,美元10月就业数据公布后,因就业岗位少于预期,美元应声下跌超1%,截止收盘,美元以1.02%的跌幅报105.07,录得三
连跌。美元盘中一度下探至104.94,创9月19日以来的新低。
数据显示,10月美国非农就业岗位增加15万个。9月数据被下修至增加29.7万个,前值为增加33.6万个。美国10月就业增长放缓幅度大于预期,同时
薪资通胀降温,表明就业市场状况有所放松,数据强化了美联储可能在12月会议上再次维持利率稳定的预期。
其他货币方面:
美元兑日圆盘中跌至两周低点149.18日圆,尾盘跌0.8%,报149.315日圆,结束了这一周大幅震荡的走势,在这一周里,日圆兑美元触及一年低点,
兑欧元触及15年低点。
本周早些时候,日本央行周二调整了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,但调整幅度不及市场预期,日圆因此下跌。
欧元兑美元尾盘上涨1.1%,报1.0735美元,由于本周早些时候上涨,欧元兑美元周涨幅达到1.6%,为四个月来最大。英镑兑美元上涨1.5%,
报1.2381美元,此前曾触及1.2389美元的六周高点。英镑创下了1月以来的最佳单日表现。英镑兑美元的周涨幅也达2.4%,为2022年11月以来最大
涨幅。
国内方面:据央视新闻方面消息,11月5日,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。习近平指出,2018年以来,进博会成功举办五届,
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,发挥国际采购、投资促进、人文交流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,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
习近平强调,当前,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,需要各国同舟共济、共谋发展。中国将始终是世界发展的重要机遇,将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,持续推
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、包容、普惠、平衡、共赢的方向发展。希望进博会加快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功能,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;
充分发挥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作用,让中国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;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,助力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,
让合作共赢惠及世界。
宏观方面:下周,中国方面将公布中国10月CPI、PPI年率,10月外汇储备,贸易帐 、进出口年率、原油进口量,10月社会融资规模,M2货币供应
年率等数据;美国方面将公布截至11月4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、10月全球供应链压力指数,9月贸易帐、批发库存月率,截至11月3日当周原油库存变动,
1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等数据;欧元区方面,将公布欧元区11月Sentix投资者信心指数,欧元区9月零售销售等数据;英国将公布9月
GDP月率、9月季调后贸易帐,第三季度生产法GDP年率、9月工业产出等数据;巴西10月季调后Markit服务业PMI,加拿大、法国9月贸易帐,德国10月CPI,
澳大利亚11月现金利率,瑞士10月季调后失业率、9月季调后工业产出月率,新西兰第四季度未来两年通胀率预期等数据也均将公布。
此外,澳洲联储将公布利率决议,中国国内成品油开启新一轮调价窗口。
金属市场方面:
周五隔夜内盘金属普涨,仅沪铜和沪锌录得不同程度的下跌,沪铜跌0.47%,沪锌小幅微跌0.09%。其余金属均飘红,沪铝涨0.08%,沪铅涨0.51%,
沪镍涨0.89%,沪锡涨0.93%。氧化铝主连涨0.76%。
黑色系方面全面上扬,螺纹,热卷一同涨超1%,螺纹涨1.19%,热卷涨1.13%。铁矿涨0.97%,不锈钢涨0.59%。双焦方面,焦煤涨2.05%,焦炭
涨1.29%。
受美元大幅大跌影响,外盘方面涨势相较内盘更为明显,伦铜涨0.31%,其余金属涨幅均在1%以上,伦铅以高达2.33%的涨幅领涨外盘基本金属。
伦锡涨1.79%,伦锌涨1.51%,伦铝涨1.3%,伦镍涨1.2%。
贵金属方面,受美元和美国公债收益率下跌支撑,周五COMEX黄金涨0.32%,COMEX白银上涨2.14%。国内方面,沪金涨0.21%,沪银涨1.12%。
此外,投资者还在密切关注中东冲突。在避险需求的推动下,黄金在10月上涨逾7%。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Craig Erlam在一份报告中表示,“每盎
司2,000美元是黄金的一大心理关口。”